-
友情链接:
2001年4月1日,一架美国的侦察机未经允许,擅自闯入我国南海领空。
我国空军在发现不明飞行物闯入后,立即从陵水基地派出两架战斗机,按照相关法规和程序,对非法越境的飞行器进行了驱离。
事发时,中美两架飞机在空中相撞,中方战机不幸坠落,飞行员王伟英勇牺牲。美方侦察机也遭受重创,最终被迫降落在陵水机场。
这架EP-3型侦察机装备了全球顶尖的侦查设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那时候,咱们在电子侦察技术方面比美国差了好几十年,这架EP-3侦察机的出现,简直就是送上门的大礼。
在随后的75天里,来自各领域的专家们汇聚在陵水机场,对EP-3侦察机的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团队的不懈努力,他们在多个技术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让我国的电子侦察水平直接提升了20年。
咱们从这架侦察机上到底搞到了什么核心技术?
2001年4月1日,美国EP-3侦察机像一只不怀好意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潜入海南岛东南方的空域,展开情报收集行动。
EP-3刚一露面,我们的海军雷达就发现了它。紧接着,两架歼-8II战机紧急起飞,在空中与EP-3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对峙。
出乎意料的是,在被迫撤离时,EP-3突然改变航向,径直冲向编号“81192”的军机,导致两架飞机发生了无法避免的碰撞。
一声震耳的轰鸣过后,81192仿佛断了翅膀的鸟儿,一头扎进了深蓝的海洋。
“这里是81192,我无法返回基地,请你们继续执行任务,重复,请继续前进!”
王伟,这位编号81192的飞行英雄,在战机从蓝天坠落的瞬间,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与担当。年仅33岁的他,将满腔热血献给了祖国辽阔的海疆,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篇章。
81192战机不幸坠毁,但EP-3侦察机也没占到便宜,它严重受损,只能执行紧急销毁程序,最终降落在陵水机场。随同降落的还有美军飞行员和侦察机机长,这场面可真够“壮观”的!
上午十点整,海军航空兵的高层领导们聚在一起开了个紧急会议,会上司令部的参谋长详细报告了这次飞机相撞的事件。
很快,一支由指挥、政工和后勤技术部门共同组建的特别小组从北京出发,搭乘最快的航班抵达了海南陵水机场。
在陵水机场,那架几乎要报废的EP-3飞机静静地停着。它早已失去了往日那种威风凛凛的气势。没了机头的它,看起来显得特别滑稽可笑。
当时,联合小组的成员并不清楚EP-3的真正价值,也不了解这架飞机搭载了全球最尖端的电子探测设备。
深夜一点刚过,一支由各领域专家组成的团队突然抵达陵水机场,联合工作组的成员们这才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劲。
他们心里直打鼓:这飞机破破烂烂的,还能研究出个啥名堂?
联合工作组的成员一到现场就直奔EP-3内部查看,里面的情况简直糟透了,到处都乱糟糟的,完全没法看。
EP-3的机长奥斯本回忆,在飞机紧急降落到陵水机场前,机组人员已经启动了紧急销毁程序。
侦察机里的电脑全被消防斧头砸坏了,那些敏感的电子数据都装进了特制的保密箱,然后扔进了海里。
录音带被折成两段,纸片被撕得粉碎,东一张西一张地飘在飞机舱内。
EP-3飞机上的重要文件基本都销毁了,既然这样,专家们大老远跑来到底想查些什么?他们真能拿到有用的信息吗?
我国电子侦察机的发展历程,充满了艰辛与不易。
那时候我们有多穷?打个比方,海军航空兵用的运8侦察机,机舱里头啥装备都没装,空落落的,就摆了一台照相机和摄像机,还得靠人手来摆弄。
与EP-3相比,运8侦察机显得相当简陋,两者的差别就像豪华别墅和未经装修的空房子一样明显。
专家组一进EP-3的机舱,个个都板着脸,心里憋着一股劲儿。他们不分昼夜地拆解、分析这架飞机,工作进展快得让人吃惊。
研究人员揭秘,EP-3飞机里配备了全球顶尖的电子侦察设备,这套系统的厉害程度超乎想象。
一旦捕捉到通话信号,系统马上就能确认说话人的身份,并利用这些数据构建一个详细的数据库,里面包含了被监听国家的飞行员、指挥官和领导人的个人信息。
接下来,他们利用这些信息深入研究目标人物的指挥风格、应对速度、做事方法和个性特征等,这套系统能力出众,堪称美军手中的“王牌利器”。
在EP-3被迫降落之前,这个系统一直是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不难想象,当美国军方得知EP-3侦察机被中国扣留时,国防部内部一定乱成了一锅粥。
对于中国是否破解了EP-3的机密,以及破解的程度,他们并不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以后想在中国收集情报,难度会大大增加。
五角大楼的预测果然应验了。专业人士从EP-3飞机上获取的,远不止那套窃听设备那么简单。
研究人员发现,美国军用侦察机具备一种特殊能力:它们发射的信号能够重新启动已经关闭的手机。不仅如此,这些侦察机还能捕捉到被重新启动的手机发出的信息。
因此,从那时起,军队就制定了新规:开会时最好别带手机,或者把手机电池卸下来。
美军在销毁文件时没处理干净,让我们找到了一段45分钟的录音资料。
这段录音里到底说了啥?其实,就是美国那边搞到了咱们中国海军的加密通话,然后他们费劲巴拉地把这些加密信息给破解了。整个过程都在这录音里记录着。
通过这份录音资料,我们掌握了美国在密码破解方面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证实了美国具备探测和锁定我国潜艇通信信号的技术手段。
这再次提醒我们,国防安全必须时刻警惕。同时,这一情况也为解放军提升反侦察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后,美国想要破解我国的通信系统,难度将大大增加。
除了前面提到的信息,专家们还破解了EP-3的信号频率,弄明白了接收器的工作频段和通信频率。
这套通信设备的天线系统以及新型无线电台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已经被彻底研究清楚了。
更让人兴奋的是,我们国家还通过EP-3掌握了美国最先进的抗干扰超高频通讯技术ARC-156。这表示,美国及其盟友之间的通话内容,很可能会被我们获取到。
专家们的发现可不止眼前这些,实际上,那架EP-3简直就是个装满秘密的百宝箱。
从微小的电路板,到庞大的雷达和信号接收装置的天线部件,再到如何避免设备间电磁波相互影响,甚至包括整体空间的设计安排,这些都是当前我国急需深入探索和钻研的关键领域。
专家团队连续奋战75天,不分昼夜地深入钻研,对EP-3进行了反复细致的分析。
我们的电子侦察机已经今非昔比,不再是那个简陋的"空壳子"。它既能看得远,又能听得清,即使面对美国也完全有底气。
目前,我国的电子侦察能力持续提升,不仅配备了先进的侦察飞机,还拥有专业的侦察船只。
不久前,美国、日本、菲律宾和澳大利亚在南海组织了一场联合军事演习。然而,中国815A号侦察船,外号“海上游侠”,未经邀请就闯入了演习区域,打乱了美方的精心部署,导致这场演习最终草草结束,场面十分难堪。
今后这种“被打脸”的尴尬场景,肯定会越来越多。
23年前,中国在电子侦察领域还几乎没有任何技术积累。然而,仅仅过了23年,中国就实现了惊人的突破,如今在这一领域已经傲视群雄,成为了全球的佼佼者。
王伟英雄壮烈撞击敌机,为国家获取了宝贵的EP-3侦察机,这一壮举推动了中国电子侦察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
今后,还会有更多像“81192”这样的英雄,继承先辈的精神,用生命守护祖国的海空疆域。
2001年4月1日,美国的一架侦察机在中国南海区域上空与中国的一架军用飞机发生碰撞,导致中国飞机坠毁。
环球网报道 《深度解析!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后,那架在海南迫降的美国EP-3侦察机内部究竟经历了什么?》
#百家说史品书季#